明代万历初年,由池州府与徽州府走出去的一组戏班突然唱红大江南北。它们简陋的艺术形式受到当时文人学士的嘲弄,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却传播极广,影响巨大。这一批戏班所唱统称“徽池雅调”,由池州调、徽州调、青阳腔、石台腔、太平腔、四平腔等组成,腔调之间大同小异,青阳腔是这组声腔的代表。它们演出时,与“四大声腔”不同的是,除了曲牌唱腔之外,还有第三种表演方式,即滚调。滚调是一种介于唱与白之间的“唱诵调”,它来源于皖南地区的佛道音乐,直接出自《目连戏》。这种调子高亢、激越,有节奏感,内容都是五七言韵语对句,朗朗上口,热闹非凡。这组声腔大约兴盛了50余年,入清便消失了,其高腔因素影响了清代的所有高腔戏。整个清朝,无人知道曾经有过这种一闪即逝的声腔。1942年,傅芸子先生在日本内阁文库发现大量明末青阳等腔戏曲选刊本,发表了青阳腔研究的开山之作《释滚调》。70多年来,几代学者对此均有涉猎,但许多问题仍未廓清。在此发表的《明代青阳腔“滚调”十论》一文是最新、最系统的关于滚调的研究成果,提出了诸多新见。
明代青阳腔“滚调”十论 纪永贵